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

中国式父子关系:看不懂是幸运,看懂了是人生

中国式父子关系:看不懂是幸运,看懂了是人生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中国式父子关系:看不懂是幸运,看懂了是人生

作者 | 樊登读书 · 徐徐来

主播 | 樊登读书 · 路遥

网易云音乐《父亲写的散文诗》下面有个热评,戳中了很多人。

小时候的我们,觉得父亲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。

青春叛逆期,光环首先熄灭的就是父亲。

人到中年成家立业,与父亲更是无话可说。

在中国的语境里,父子关系一直是很微妙的存在。

父爱如山,山山不同;母爱如水,涓涓相通。

比起母亲的温柔唠叨、忧心忡忡,父亲更像是个若无其事、沉默拘谨的旁观者。

父子之间就像隔着一块透明的玻璃——近在眼前,却又难以靠近。

年少不懂父爱深,懂时已到中年人。

中国式父子关系,不说与不问

如果要从父子关系中提取关键字,不可避免的是——沉默与爱。

朱自清的《背影》曾感动无数人,两年未见的父子,离别时父亲也只会说:

沉默,似乎是父子之间默认的相处之道。

朋友独自在大城市打拼,平常跟家里联系时习惯和妈妈打电话。

前几天端午节打电话时,妈妈突然说:“别老给妈妈打电话,给你爸也打一个,你老给我打,你爸心里挺不是滋味的。”

可是每次给老爸打电话,照常问了问近况之后,他们就陷入了沉默。

沉默了几秒之后,朋友主动说出了那句最常说的话:“那把电话给我妈吧……”

这通电话很能代表中国式父子关系,身边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:

为什么和爸爸之间,明明感情深厚,却总面临着有话说不出的情况呢?

你能清晰地感觉到他对你的爱,但他从不表达出来。反观自己也是一样,有话想对他说时总是说不出口。

中国式的父子表达,就是爱你在心口难开的一种表达。

豆瓣评分8.7的经典国产电影《那人那山那狗》,就讲述了中国式父子之间沉默的爱。

即将退休的乡村邮递员,最后一次陪接班的儿子走一趟送信之旅。

这对父子之间感情非常微妙:父亲由于常年在外送信,与儿子的交流很少。儿子内心既期待父亲回家,又害怕跟父亲说话。

故事在父子的跋山涉水中不断展开,起初,父子两人因为长期隔膜只各自默默走路。

渐渐地,通过与不同村民的接触,儿子开始走进父亲过去的生活。

(图片来源于电影《那人那山那狗》,侵删)

父亲的静默,是一种深刻的爱的语言。

孩子的沉默,是一种内心的不理解。

让人欣慰的是,这条路越往前走,父子二人的心灵一步步靠近。

儿子慢慢明白了父亲邮差工作的辛苦与意义,而父亲也渐渐体会到他对家庭的亏欠与儿子成长的孤独。

这条行程三天的长长的邮路,便是这对父子的和解之路。

男孩子,一般从小就把父亲视为榜样。

当他们渐渐长大,父亲害怕自己在儿子心中丧失权威,更不容易向孩子展示柔软脆弱的一面。

作为儿子,一方面想逃离父亲的掌控,向父亲证明自己的独立;另一方面,他们的内心深处,又渴望着父亲的认可和支持。

一边是沉默寡言的父亲,一边是渴望独立的儿子,中间隔着一层严肃的距离感。

但是没有沟通,就没有理解。多一份柔软,才能少一份对抗。

中国式父子关系,我不认同你

费孝通曾在《乡土中国》一书中谈到中西方家庭关系的差异,他认为:

这段描述,用在父子关系上再合适不过。

父亲,这个词,在很多人心中是威严的注解,是一种监视和限制,是不自由的前提。

中国父子在家庭中,往往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。

父亲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可反抗的位置,他所发出的命令在家庭中是权威性的存在,而子女所要做的就是去执行,不能有任何反抗。

父母总是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期望去规划孩子的未来,却往往忽略了这是不是孩子想要的。

华人圈大师级导演李安曾坦言:

“我的名字叫李安,但是我很不安。”

而这种不安,与他的父亲息息相关。

从李安执导的电影《推手》《喜宴》《饮食男女》(被称为「父亲三部曲」)中,我们很容易注意到父亲这一形象。

他们固执蛮横、不讲道理,充满了父权文化对子女的压迫。

同时他们大都沉默内敛,将沉沉的爱埋藏在心中。

(图片来源于电影《饮食男女》,侵删)

李安的父亲李昇是中学校长,对作为长子的他教育极为严格。

父亲一辈子教书育人,希望儿子能继承衣钵。

但是李安对理工科不感兴趣,常常因为数学考不好挨父亲的打。

并且连续两年高考都落榜了,最终被艺术大专院校的影剧科录取。

他的天赋在艺术领域,当他直言不讳地告诉父亲自己想当导演的时候,父亲觉得太荒谬。

后来父亲提出让他出国留学,希望他能拿到学位后回国当教授。

李安没有采纳,执着地走自己做导演的梦想之路。 这样的叛逆与对抗,一度让他们父子关系异常紧张。

可李安,毕竟有他自己的路。

2001年,因《卧虎藏龙》获得 金 像 奖 最佳外语片奖,李安踏上了奥斯卡的红毯。

此后又相继拍了多部反响不错的电影,父亲才逐渐认可李安的职业。

他一方面以自我实现与之抗逆,另一方面又因未能传承而深觉愧疚,大半生都纠缠于父子关系的迷雾中。

罗素说: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,在于想要孩子为自己争光。

孩子借助我们而来,却不属于我们。

我们年轻时要认识到父母的平凡,长大后要认识到自己的平凡,有了子女后要认识到子女的平凡。

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困境与机遇,应该尊重彼此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。

最好的父子关系,就是没大没小

汪曾祺在《多年父子成兄弟》里这样写道:

“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、充满人情味的家庭,首先必须做到“没大没小”。

父母叫人敬畏,儿女‘笔管条直’,最没有意思。”

他还说,“作为一个父亲,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。”

父亲尊重孩子,孩子理解父亲,双方放下自己的评判标准,这是父子关系融洽的关键。

最近重温《朗读者》,我再次被“童话大王”郑渊洁跟父亲一起朗读的《父与子》打动。

(图片来源于文化综艺节目《朗读者》,侵删)

《父与子》是郑渊洁自己写的一篇童话作品,文章分别从羊爸爸和猪宝宝的角度来说明对彼此的爱。

羊爸爸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,他爱自己的猪宝宝。

猪宝宝也爱自己的羊爸爸,虽然爸爸没有壮硕的身躯,可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。

这样的故事读起来妙趣横生,不得不说郑渊洁是真正的童话大王,以一种童话的方式解读了父子关系。

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父亲有多威严,孩子有多听话。而是父亲在用心陪伴的同时,和孩子共同成长。

父亲不是孩子的前传,孩子也不是父亲的续篇。

他们是独立的个体,不因你而来,是因生命的渴望而来。

父亲不以成年人的世界观去压迫孩子,孩子才能在和风细雨中自由自在地绽放。

李宗盛在60岁时发布单曲《新写的旧歌》,写给已逝的父亲:

“两个男人,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。

有幸运的,成为知己;有不幸的,只能是甲乙。”

这句歌词说透了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父子关系。

是知心好友,还是甲乙路人,需要父子之间相互理解。

我们彼此相爱,但也永远自由。

今天是父亲节,祝全天下的老爸们节日快乐!

点个 「在看」 ,所有的节日都不是为了礼物,而是提醒大家不要忘了爱与被爱。

作者 | 徐徐来,保持沉默,继续飞行。

主编 | 阿医

排版 | 徐徐来

音乐 | 李伟菘 - 死心眼、暗恋

长按下方二维码

关注樊登读书

点击阅读原文,领取7天VIP

免费听樊登老师,解读300+本好书